現代快報訊 炎炎夏日,去哪兒避暑呢?7 月 10 日起,南京 7 處人防工程作為納涼點免費對市民開放。現代快報記者探訪發現,納涼點開放首日就迎來不少市民來避暑,室外 37 ℃的高溫,防空洞內只有 24 ℃ -26 ℃。市民在納涼點內可以看書、看電視、聊天、刷手機 …… 涼爽舒適,走,快去納涼吧。

△北極巖人防工程納涼點開放

△北極巖人防工程納涼點開放,不少市民來避暑
【探訪】
洞內涼快還有 WiFi,娛樂學習兩不誤
納涼點里有啥好玩的?記者探訪發現,WiFi 等可以說是人防工程納涼點的 " 標配 ",這里不但能讓市民們歇歇腳,還承擔了一部分娛樂休閑的功能,甚至還有市民在其中辦公學習。

△納涼點內有 WiFi 覆蓋
7 月 10 日上午 10 點多,現代快報記者來到位于廣州路 229 號的菠蘿山人防工程納涼點,掃場所碼,查看健康碼、行程碼,并測溫、登記后,方可進入。一走進納涼點,立刻有室內外 " 冰火兩重天 " 的感覺。此時,南京市氣溫已經達到 35 ℃,而在納涼點內溫度顯示 26 ℃。

△菠蘿山人防工程納涼點準備了應急藥品
除了 WiFi 之外,納涼點內擺放了一些桌椅,供市民使用。電視機、飲水機、微波爐、無線網絡、免費急救藥品等也一應俱全,可謂最全的 " 避暑套裝 "。
當天上午,不少市民已經趕來納涼。家住附近的張先生全家一起來納涼,8 歲的外孫女柚柚特意帶了本書,認真讀起來。6 歲的外孫女薇薇則玩起了貼紙。" 這里面真舒服,孩子們可以來看書、寫作業呢。" 張先生說。

△孩子在菠蘿山人防工程納涼點看書
鼓樓區的環衛工李師傅剛打掃完附近道路,來納涼點歇歇腳。" 這幾天太熱了,渾身烤得火辣辣的。這里舒服,就像空調房。" 聽說這里還可以熱飯,李師傅覺得很貼心。
在雨花臺區人防納涼點,這里同樣覆蓋了 WiFi。正在納涼點內埋頭與代碼做著 " 斗爭 " 的何先生告訴記者,他和同事恰巧路過這里,本著 " 來都來了 " 的想法,兩人就把學習的地點定在了這里。雖然是上班族,但是何先生一直把自我技能的深造看得很重,一直在學習新的知識。" 這里 WiFi 的速度還可以,碼代碼也不會卡。" 何先生表示,這當真是避暑的好地方。

△菠蘿山人防工程納涼點免費開放
南京市人防辦重點人防工程維護管理監督科副科長徐柳介紹,因為考慮到來菠蘿山人防工程納涼點的主要是周邊居民,而不少人白天上班,所以納涼點特意延長了時間,到晚上 9 點才關門,方便 " 上班族 " 晚上也能來納涼。
游客入 " 洞 " 忙點贊,老南京入 " 洞 " 憶往昔
上午 11 點多,記者又來到北極巖人防工程納涼點,因靠著雞鳴寺、玄武湖,納涼點內市民、游客絡繹不絕。

△不少市民在北極巖人防工程納涼、看電視
" 這么好的地方居然免費開放,太意外了。" 來南京旅游的朱先生告訴記者,他們一家人 9 日才來到南京,10 日上午剛逛完雞鳴寺,無意間發現這處寶藏納涼點,趕緊進來喝水、休息。朱先生說," 我們老家那也有防空洞,但從沒見過改造成納涼點的。這里面設施都很好,服務人員也很熱情,哪怕收費我都想進來看看。"
" 太涼快了,比吹空調舒服。" 帶孩子來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參觀的惠女士告訴記者,他們一家無意間發現的這處寶藏納涼點," 孩子小,沒見過防空洞,覺得很新奇,看看展板的內容,長了不少知識。"

△寒寒和爺爺劉先生來北極巖人防工程納涼
家住厚載巷的劉先生聽說人防工程納涼點開放了,帶著小孫子寒寒來納涼,寒寒拿著童話書讀起來。" 每年納涼點一開放,我都要來坐坐,老南京人都知道這些老的防空洞,夏天在里面舒服得很。"
"70 后 " 老南京王先生也是一聽到防空洞開放的消息,就帶著自己的兩個孩子來探訪," 我中學的時候在十三中上學,那時候學校對面就是防空洞,我放了學就喜歡跑進去玩。" 說起自己和防空洞緣分,王先生的兒時回憶也被勾起。在他印象中,當年的防空洞很深,順著通道能走到北極閣和進香河,洞內還有游戲室和臺球桌,是他兒時最愛去的地方。
目前,納涼點僅開放了防空洞的部分區域,王先生表示,他希望以后能開放更多區域,提供更多休閑娛樂措施。

△北極巖人防工程納涼點提供免費報刊
【提醒】
" 洞 " 內避暑雖然涼爽,有些提醒需牢記
炎炎夏日,在防空洞內避暑雖是一件美事,但工作人員提醒,入 " 洞 " 后有一些規定需要遵守,還請來避暑的市民注意。
北極巖人防工程納涼點的工作人員介紹說,防空洞內濕氣較重,他們已經啟用了五臺抽濕機來控制濕度,不過即便如此,還是建議大家在內避暑一小時后,去洞外曬曬太陽,活動下四肢,以免引起身體不適。

△獅子山人防工程入口處
同時,由于防空洞溫度低,老年人以及御寒防暑能力較差的人群,出入時可以多穿一件衣服。在南京城墻最西北角附近的獅子山人防工程門口,記者看到一塊 " 人防工程納涼須知 " 的牌子,上面寫著 " 有心臟病、高血壓的市民以及老年人,在進入人防工程之前,最好在門口稍作停留,以便身體逐步適應里面的環境 ……"

△雨花臺區人防納涼點
此外,為了嚴格執行防疫要求,部分人防納涼點控制了同時進入的最大人數,如雨花臺區人防納涼點的進入人數限制為 20 人。南京市人防指揮信息保障中心工作人員戴凡介紹,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市民需要掃場所碼,查看健康碼、行程碼、測溫、登記后,才能進去人防工程納涼。在納涼點內,需要佩戴好口罩。如果人流很多時,將采取疏導、限流措施。
據悉,南京市人防辦已連續 11 年開放人防工程供市民免費納涼,累計接待前來納涼的市民近 50 余萬人次。
南京 7 處人防工程納涼點預計開放到今年 8 月底,具體關閉時間請留意南京市人防辦微信公眾號。

△北極巖人防工程內,不少市民納涼、休息
7 處納涼點名稱及地點
1、北極巖人防工程(地點:玄武區雞鳴寺)
2、北極西村人防工程納涼(地點:北極西村 31 號 104 室)
3、雨花山人防工程(地點:雨花臺區雨花烈士陵園北門旁)
4、上怡二村人防工程(地點:梅山上怡二村小區)
5、獅子山人防工程(地點:鼓樓區獅子山 4 號口)
6、太子山公園人防工程(地點:江北新區大廠街道園東路 338 號)
7、菠蘿山人防工程(地點:鼓樓區廣州路 229 號)
棲霞區鉛鋅銀礦納涼工程因周邊施工通行不暢,為確保安全,今年暫停開放。
開放時段原則上為 9:00-17:00,各納涼點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酌情進行調整。
現代快報 + 記者 趙丹丹 邱驊悅 王新月 季雨 文 / 攝
(編輯 蔣文嘉)






川公網安備510124020010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