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點電影原創
" 易烊千璽考編 " 事件,到今天愈演愈烈。
從最初的 " 愛豆上岸 ",粉絲為哥哥們的努力歡呼。
到今天,一個又一個的質問打在臉上。

國家話劇院面試過程究竟該不該公開?
易烊千璽是否為非在職人員、能否開公司?
易烊千璽高中是否被違規錄取?
粉絲們想不明白:
不久前還是香香的 " 體制內男友 ",今天怎么就站上了風口浪尖?
甚至還有人推波助瀾:你們憑什么生氣?因為明星搶了你們的飯碗?

粉絲們自然有疑惑,但身為普通人,十點君今天必須問一問:
憑什么,明星不用被質疑,也不能被質疑?
不能問嗎?
當普通人正常地提出問題,卻被 " 捂嘴 " 時。
這,是不是另一種特權?
7 月 6 日,人社部官網發布《中國國家話劇院 2022 年應屆畢業生招聘擬聘人員公示》。
易烊千璽、羅一舟、胡先煦三人,榜上有名。

話題一出,質疑聲滾滾而來。
或許是這兩年考公的浪潮著實過熱,連吃瓜群眾對整個流程都愈發了解。

有人提出:為什么不用筆試?
演員崗今年提出不用筆試,但往年都有,為什么今年偏偏取消了?
取消筆試后,對報考人員的要求更詳細了。
不但要求是應屆畢業生,還須為非在職人員,作為簽約藝人,你來考,合適嗎?

存在疑點的,還不只是筆試這一關。
有人扒出,在國家話劇院面試當天,胡先煦根本沒到場。
他還在安徽拍攝《大考》,一部 " 生于非典,考于新冠 ",聚焦高考的戲。

理智尚在質疑追問,而更多的是情感的失望、懷疑。
有人發問;非在職人員,什么叫 " 無工作 "?
原來,月入千萬都不算是有工作是嗎?
這樣的工作上哪里找?我也想要。

還有同來考試的考生,內心五味雜陳,又難過,又疲倦。
因為他們發現,哪怕只是想站在同一個舞臺上。
明星的路,是輕松的捷徑,他們的路,卻有漫長的等待,和高高的門檻。
是我們太差勁了嗎?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學了六年,抵不過非話劇演員。

但這樣的質問,也得" 待會兒刪 "。
因為不僅無人回復,更容易卷入粉絲無窮無盡的罵戰控評。
更離譜的是,不僅明星會有特權。
連明星的后援會,都有著普通人難以觸及的關系網。
有網友就 " 易烊千璽中考存在疑似高中違規錄取 ",向長沙市長熱線舉報。
自己還沒等到結果,后援會先曬了圖。

筆試?取消了。面試?不用來。
于是,這最后的名單公示,也透露出無限敷衍的意味。
塵埃落定的結果,看看就行了,問那么多,你是想找事兒嗎?

話劇院這種觀眾仰慕的 " 國家級 ",都能被蒙上 " 神秘 " 的面紗。
在這場被迫的沉默中,怒火不斷醞釀,直至爆發,只是早晚罷了。
其實,成年人的世界里,某些規則早已被定好。
大多數普通人,這一生或許都不會和 " 國家話劇院 " 有太多聯系。
但我們憤怒的是,有些明星,拿著一天 208 萬的天價薪酬。
卻還有著一顆一碰就碎的玻璃心。
這不是誰搶了誰的飯碗的問題,而是在踐踏法律和秩序后,還堂而皇之地進行炫耀。
如仝卓,在自己的直播里,自曝為考心儀大學,將往屆生身份變成應屆生。

他不僅僅是無知,更是因為這種 " 特權 ",在他們的生活里早就司空見慣。
正是因為習慣,所以從沒想過,這種行為可能會是違法亂紀。
享受特權的時候,無比傲慢。
一旦失去了這種傲慢,他們比誰嚷嚷得都大聲。
權力猶如甜蜜的毒藥,一碰就上癮。
每個失去權力的人,都發瘋地妄想,能再品嘗一口。
如翟天臨,翻車前瘋狂營銷學歷,瘋狂吹噓自己是" 中國學歷最高的演員 "。

結果一句 " 知網是什么 ",徹底露餡。
2022," 天臨四年 ",他沒有一絲撒謊的愧疚。
甚至還在互聯網上四處委屈,替自己打抱不平。
" 寫不過不符合規則是你能力不行,我又沒讓你不通過。"

他所求的,當然不是為自己找回什么公道。
他只是想借此復出,再度感受被粉絲和權力一起捧到天上的日子。
" 特權 " 明星翻車事件屢屢出現,明星自己只是站在臺前的人。
還有許多人隱藏在幕后,推波助瀾。

他們樂于看到普通人和特權者拉開無限大的距離。
特權者擁有 80% 的財富,而普通人只能靠爭搶殘羹剩飯,來勉強生存。
當高高在上的人掌握的利益足夠多。
只要靠討好他們,就能觸到普通人想不到的權與財。
在易烊千璽等人考編的新聞發布后,有媒體發布了這樣的稿子。
言語之間,滿滿是對普通人的諷刺:

哥哥們需要搶 " 小鎮做題家 " 的飯碗嗎?
你配嗎?你不配。

一個是開著大奔走通天大道,一個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什么時候,有權者嘲諷無權者,勝利嘲諷失敗,這么理直氣壯?

尤其當這份勝利,通過不正當的手段,輕飄飄地落到他們手中。
你又有什么資格,在銀幕上扮演 " 善良、正義、努力 " 的小人物形象?
大明星,你配嗎?你不配。
為什么說,普通人有權發問,也必須發問?
因為,如果你不發問,就有人公開顛倒黑白。
就像上面這篇嘲諷滿滿的文章,卻有著 " 看似正確 " 的標題:

從人格地位上來說,每個人都是平等的。
但放在現實中,我們忍不住問:
他們的收入是平等的嗎?
他們的衣食住行是平等的嗎?
他們受人關心的程度是平等的嗎?
上熱搜的次數是平等的嗎?
如果科學家遭遇了網絡暴力,也有后援會和粉絲幫他們沖鋒陷陣嗎?
更何況,許多科學家所研究的項目,為國為民,功在百年。

兩彈元勛為了研究隱姓埋名,和家人分離,袁隆平穿幾十塊的襯衫,穿了一輩子。
不是所有人的價值,都能被資本所稱量。
而另一邊,所有的東西都由錢來衡量,才是我們感到最細思恐極的部分。
被評價為 " 有身價 " 的明星,獲得了掌聲歡呼乃至一切。
那些 " 沒身價 " 的普通人呢?是不是就要任人嘲諷,被人踐踏?
粉絲一邊踐踏他們,是不是還要說上一句:活該?


雖然塵埃尚未落定。
但哪怕是普通人也明白:
橫加干涉的資本,是對藝術的毒害。
權欲橫流的手段,是對技藝的猥褻、對審美的褻瀆。
此時,十點君想起一篇古文。
秦王曾經嘲笑普通人的憤怒,不過是 " 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 "。
但唐雎卻告訴他,匹夫之怒,也可流血五步,天下縞素。
我們只是想要一個回應。
我們只是不想再被迫沉默。






川公網安備510124020010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