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貓和機器人這兩個東西一直以來似乎都是兩個毫不相關(guān)的東西(除了貓貓和掃地機器人)。但如果說人類滅絕了之后,世界上只剩下動物,以及覺醒了 AI、擁有人類情感及行為的機器人呢?這兩者之間會產(chǎn)生些什么樣的化學反應(yīng)?這就是那款火爆全網(wǎng)的《Stray》游戲的背景。

《Stray》剛推出就已經(jīng)獲得了非常高的評價,不管是游戲評測媒體還是玩家,都出奇地一致認為它是一款非常難得的精品獨立游戲。其好評之多,甚至讓它成為截止目前為止,Steam 上 2022 年用戶評分最高的游戲。那這一款獨立游戲,對于硬件的需求又會是怎樣的呢?
《Stray》這款游戲單純在畫質(zhì)方面自然是不像 3A 大作那樣,擁有超高清材質(zhì)等等那些吸引人眼球的 Eye Candy,但是它在光影、氛圍等方面卻是做得甚至要比不少 3A 大作要好。例如說那些昏暗的街燈、霓虹燈的照射出來的體積光等等,效果比起一些 3A 大作都是要過之而無不及。如果說有什么游戲是適合加入光追的話,那么《Stray》絕對是一款很友好的作品,因為其本身光影已經(jīng)相當不錯,如果加上光追,那么畫面是會更加有沖擊力。









另外不得不說這款游戲的配樂也做得非常不錯,配合情節(jié)以及畫面的進度來緩緩改變,玩下來整個人都會非常輕松。

一般來說獨立游戲?qū)τ谟布男枨蠖急容^低的,然而為了能夠更好地測試《Stray》,筆者這次也是拿來了一個 Core i9-12900K 以及 32GB 的 DDR4 3600MHz 內(nèi)存來搭建所用的測平臺。顯卡方面,筆者選擇了來自影馳的 GeForce RTX 3080 Ti HOF Extreme、GeForce RTX 3070 Ti 星曜 OC、GeForce RTX 3060 Ti 金屬大師 OC 以及 NVIDIA 的 GeForce RTX 3050。AMD 這邊則是 XFX AMD Radeon RX 6800 XT 海外版、XFX AMD Radeon RX 6700 XT 海外版、XFX AMD Radeon RX 6600 XT 海外版以及 XFX AMD Radeon RX 6500 XT 黑狼版。

影馳 GeForce RTX 3080 Ti HOF Extreme

影馳 GeForce RTX 3070 Ti 星曜 OC

影馳 GeForce RTX 3060 Ti 金屬大師 OC
在這個測試環(huán)節(jié)中,筆者會以游戲可以提供的最高畫質(zhì)來測試顯卡在游戲內(nèi)特定路線測試的幀數(shù)表現(xiàn),而《Stray》的最高畫面選項為高。有一說一,這款游戲的畫質(zhì)可調(diào)項實在是很少,就只有 4 個(笑)。不過對于一款并非以畫質(zhì)來取勝的游戲來說,有這幾個選項意思一下也是足夠的了。
除了平均幀數(shù)外,筆者也會把 1% 低幀率(1% Percentile)包括進來。這個 1% 低幀率是指在整個測試時間內(nèi),那 1% 低于這個數(shù)值的幀數(shù)。相比起單純的最低幀數(shù),可以更有效地反映在游戲時,出現(xiàn)卡頓(Stutter)及掉幀的情況,因為最低幀數(shù)只是取最低的一個幀數(shù)為顯示。因此 1% 低幀率愈接近 60,就表示愈能比較穩(wěn)定地以 60 幀來游戲。
1080P 分辨率

先來看看 1080P 分辨率之下的表現(xiàn)。在這個分辨率上面,大家是不用擔心說幀數(shù)會有多少問題,因為在這次測試的顯卡當中,每一張都在 1080P 下面給出了超過 60 幀的成績,像是定位在入門級的 RTX 3050 也達到了 114 幀的水平。而高端一點的 RTX 3060 Ti 更加是達到了 177 幀,和 RTX 3080 Ti 的幀數(shù)也相差不了多少。可以說,只要是一張目前仍然屬于主流甚至甜點級的顯卡,都可以暢玩《Stray》這款精品游戲。
當然了,RTX 3060 Ti 與 RTX 3080 Ti 不足 10 幀的幀數(shù)差距也只是在 1080P 之下才會這樣而已,到了更加高的分辨率,幀數(shù)差距就會被拉開。
2K 分辨率

來到了 2K 分辨率,在這里每張顯卡的表現(xiàn)仍然不錯。以 60 幀作為標準的話,8 張顯卡中有 7 張是超過了這個幀數(shù),像是 RTX 3050 這樣的入門級顯卡也可以有著 70 多幀的水平,而 RTX 3060 Ti 則是仍然有著超過 100 幀以上的成績。而在 AMD 這邊,一張 RX 6600 XT 也可以滿足 2K 分辨率之下 60 幀的需求。
而在 2K 分辨率之下,各顯卡的 1% 低幀率其實與 1080P 分辨率之下差別也不是非常大,大部分都是低個 5 幀左右,證明游戲整體還是不太會有多少卡頓的時間。
4K 分辨率

最后來到了對于性能要求最高的 4K 分辨率。在這里,RTX 3060 Ti 的表現(xiàn)仍然強勁,可以維持在 60 幀以上的水平,不過在 AMD 這邊就需要一張 RX 6700 XT 才可以接近 60 幀了。不過即便是沒有 60 幀,像是 RTX 3050 這樣只有 30 幀出頭的幀數(shù),由于游戲本身對于反應(yīng)要求不高,因此也可以給予玩家一個下世代主機的游戲體驗。
其實在這里也可以看得出來,《Stray》這款游戲雖然對于顯卡的要求是比較親民,但是優(yōu)化其實是一般般的。
而從 CPU 的需求測試里面我們就更加能看出來《Stray》的優(yōu)化水平其實還有待提高。在這個測試 CPU 核心數(shù)量以及頻率的環(huán)節(jié),在這里筆者會從 2 核 4 線程以及 3.5GHz 開始測試,直到找出最穩(wěn)定的頻率以及核心數(shù)目為止。這里一般正常來說是會以 1% 低幀率作為標準,但是由于《Stray》的優(yōu)化程度敢恭維,因此這里筆者是加入了 0.1% 低幀率,這樣就可以更加清晰地知道 CPU 核心數(shù)以及頻率是從哪里開始穩(wěn)定下來。

從 2 核 4 線程開始,游戲的平均幀數(shù)就已經(jīng)穩(wěn)定下來,再多核心數(shù)就只不過是把平均幀提升一點點。從 1% 低幀率來看的話其實也是同樣差不多的情況,2 核 4 線程到 8 核 16 線程之間的 1% 低幀率也是在反復(fù)橫跳,穩(wěn)定不下來。
這也是為什么要加入 0.1% 低幀率的原因,因為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即便是到了 4 核 4 線程,幀率也是不穩(wěn)定的,甚至到了 4.0GHz 的 4 核 4 線程還有開倒車的現(xiàn)象。只有在到了 4 核 8 線程之后,0.1% 幀率才穩(wěn)定下來。因此如果大家是想以最穩(wěn)定的幀數(shù)來游玩《Stray》,那么一個 4 核 8 線程以上、頻率為 3.5GHz 以上的 CPU 會是一個最基本的要求。

毫無疑問,《Stray》這款精品獨立游戲能被這么多玩家所喜愛,不是沒有原因的。除了其輕松的玩法、創(chuàng)新的貓貓主角、非常不錯的氛圍之外以及相當來說不錯的劇本外,對于硬件要求低也是一個原因。
在最高的 4K 分辨率下面,一張 RTX 3060 Ti 就已經(jīng)可以在最高畫質(zhì)之下,以 60 幀來暢玩這款值得一玩的獨立游戲。而一個 4 核 8 線程的 3.5GHz 頻率 CPU,現(xiàn)在也可以算是滿大街都是了。可以說,即便是甜點級甚至入門級別的硬件,在《Stray》里面都可以擁有很好的游戲體驗。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e93545b15ec063bb57b04e
轉(zhuǎn)載請注明:《Stray》硬件需求評測:甜點級顯卡即可與貓貓一起大冒險 | 快導(dǎo)航網(wǎng)






川公網(wǎng)安備510124020010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