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吧,真的很美。

當我們嘗試把這段素材放到手機上來觀時,你會發現,不同的手機屏幕,觀感差別真的很大。

在這里我們先不說哪款手機是「差屏幕」,我更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怎么去定義一塊「好屏幕」?

怎樣才算「好屏幕」,當然不是我們說了算,最終還得靠實打實的產品力說話。我們挑選了一些大家公認的好屏幕和各家旗艦產品的屏幕做一個對比,看看好屏幕具體好在哪,都有哪些共通點。
這是屏幕口碑不錯的幾款旗艦產品,而這是其他各家廠商的旗艦。

從兩者的對比不難看出,同樣是 OLED 屏幕,兩者在亮度方面上還是會有比較明顯的差距,蘋果最高能夠達到 900nits 以上的手動最大亮度,比一些安卓旗艦的激發亮度都還要高。

至于色域、色準等方面,差距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大。

結合著這個數據對比,我也簡單總結了當下好屏幕的 6 個要素:高亮度、廣色域、色準準、還有恰當的色溫、更高的刷新率和觸控采樣率。

首先高亮度很好理解,屏幕亮度越高,屏幕越通透,可視性越好,適用場景也會更多。

其次色域和色準呢,則會更多的是影響屏幕觀感,支持的色域越廣,屏幕顯示越艷麗,觀感更討喜,但色準也會隨著色域增大而變得更難調。

至于恰當的色溫,理解起來也不難,正常色溫范圍是 6500K,高了會偏藍,低了會偏黃。

iPhone 的色溫一般都在 6500K 左右,而國產廠商們的屏幕色溫一般做得更高一些,普遍都在 7000K 以上,觀感偏藍,偏冷,但這也更符合我們的審美習慣,iPhone 的屏幕我看起來會覺得有點偏黃。

最后是刷新率和觸控采樣率,刷新率數值越高,屏幕流暢度會越好,而觸控采樣率數值越高,屏幕響應速率會越快,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更跟手。

那目前哪一款產品屏幕的顯示效果最好呢?那毫無意問就是蘋果 iPhone 13 系列。

亮度上,三款 iPhone 的手動最大亮度都可以來到 900nits 以上,比安卓陣營表現最好的榮耀 60 Pro 還要高出 200nits ,優勢非常明顯。

并且蘋果的色準一向都比較出色,這也讓不少影視工作者之前常常會直接用 iPad 來做顯示器。

不過整體來講,現在的安卓旗艦機在色準上其實已經超過 iPhone 了,但蘋果在產品一致性依舊做得很好。

比如安卓手機,你可能會糾結它屏幕用的是三星,還是京東方、維信諾。但蘋果的產品,不管它是三星還是 LG,你都不會糾結。
除去表現最好三款 iPhone ,排名靠前還有榮耀 60 Pro、中興 Axon 40 Ultra、Sony Xperia 1 IV,三者的手動最大亮度都可以接近 700nits ,都是 120Hz 的高刷屏,在分辨率上 SonyXperia 1 IV 的 4K 分辨率會更好一些。

至于「屏幕巨頭」三星,它最新的旗艦 S22 Ultra 表現只能算整個榜單的中上水準,手動最大亮度是 547nits 左右,并不突出,不過激發亮度還不錯,可以達到超高的 1315nits ,是 124 款機型中激發亮度最高的產品。

但話又說回來,激發亮度對于用戶來說是個「看不見摸不著」的隱藏項目,僅在特殊情況才會激發,對于日常體驗的影響遠遠沒有手動最大亮度來的直觀。

這里做個簡單總結:整體看下來,不得不說蘋果還是那個蘋果,在這種核心硬件的產品力上依舊有比較大的優勢。當然啦,這里面最大的贏家還得是三星。

拋開特供給 iPhone 用的屏幕不說,如今在這個排行榜中名列前茅的安卓旗艦,大部分的屏幕都來自三星。雖然它自己的旗艦 S22 Ultra 屏幕表現在數據層面沒有展示出多少優勢,但友商們用它的屏幕表現好也行啊。
另外,讓人欣喜的是隨著國內屏幕供應鏈的進一步發展,我們在越來越多的產品身上看到了華星光電、京東方等國產屏幕廠商的身影,如今他們屏幕的技術和品質已然不再是「低端」的代名詞。之前就一直有傳聞說京東方已經成功進入了蘋果 iPhone 14 的供應鏈。甚至在某些特定領域,國產屏幕已經實現了「彎道超車」,比如 UDC 屏下攝像頭,華星光電目前的解決方案在量產機型上的表現遠遠好于「屏幕巨頭」三星的 UDC 方案。

除了實測表現,我們挑屏幕還有兩項參數是會被經常提及的。那就是「像素排列」和「屏幕調光」。

關于屏幕像素排列,隨著科技的進步已經不需要刻意甄別了。如今市面上常見的「像素排列」就兩大類,「鉆石」和「類鉆石」。

「鉆石排列」是三星獨家的專利,顯微鏡下的像素圖是這樣的,一藍一紅兩綠色,四個子像素呈菱形排列,因此被稱作鉆石排列。

「鉆石排列」也是目前顯示效果最好的排列。為啥鉆石排列效果好,是因為屏幕呈現內容是靠大量像素排布聚合而成,而像素和像素之間是以方陣來排列的,也就是橫向縱向疊在一起的方格。

鉆石排列無論是橫向還是縱向都能能明確區分相鄰像素,做到每行或每列像素都在同一條橫向或者縱向直線上,橫平豎直,橫列分明。

最終的顯示效果,大家看這張對比圖就能理解了。

而「類鉆石排列」更多指的是一個大類,是一個統稱。顧名思義就是「設計理念」與「鉆石排列」類似的像素排列,目前比較知名的「類鉆石排列」包含了華星光電的「珍珠」、天馬的「風車」、京東方的「藍鉆」和維信諾的「鼎型」。

其中「珍珠」、「風車」和「藍鉆」整體的排列與三星的「鉆石」沒有本質的區別,像素排列方陣都是橫平豎直的。

而「鼎型」則會有些不同,它的紅色像素在豎向排列時會有向右偏移一些,沒有辦法像前面三者那樣做到完全的「橫平豎直」。

在顯示效果上會稍弱于橫平豎直的類鉆石排列。

至于「屏幕調光」,目前常見的就兩種:DC 調光和 PWM 調光。

DC 調光是通過提高或降低屏幕面板電路功率來改變屏幕的亮度,PWM 調光是通過有規律的點亮和熄滅屏幕,并調節其持續時間來實現亮度的變化,聽起來可能有點繞哈 ~ 我們換種說法。
你可以把屏幕看成由數百個燈泡組成的燈泡墻,在 DC 調光的設定下,這數百個燈泡會被規劃為一個整體,大家一起亮或暗。

而 PWM 調光設定則是把數百個燈泡拆成每一個個體,顯示時每個燈會逐個點亮和熄滅,類似跑馬燈的狀態,讓每一個燈都處于一個不斷開和關的狀態,只要每個燈開和關的頻率足夠快,你的視覺神經就會產生一種「錯覺」,讓你認為它們一直都是亮著的。

也正是因為 PWM 調光這樣的機制,屏幕在低亮度顯示時會出現高頻次「屏閃」,容易造成人眼視覺疲勞,對眼睛敏感的用戶來說,這會比較影響使用體驗。

當然,DC 調光也有缺點,那就是在低亮度顯示時會出現色彩不均。

我個人建議在選購時可以著重留意我們可以著重留意廠商是否有標注「 DC 調光」或者「高頻 PWM 調光」的字眼,如果有,那問題不大,不用太擔心頻閃的問題,可以放心買。如果沒有,你們也可以去線下店親自判別一下。
方法也很簡單,把要測的手機屏幕亮度調低,用你自己的手機打開「相機」將快門調到最快,然后對著屏幕拍照,如果拍出來的照片有較明顯的「深色條」,那就是 PWM 調光。反之沒有的話,那基本就是 DC 調光。

最后總結,放在 2022 年的今天,我們應該如何挑選一塊好屏幕呢?其實和前幾年相比,如今買手機要選一塊好屏幕其實真的比較簡單了。

主要關注亮度表現和調光問題,其他的差距基本都不大。畢竟如今屏幕供應鏈已經非常成熟,手機廠商們在這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技術積累,產品力是有保障的。在此也希望手機廠商們能夠繼續努力,給我們用戶提供更加頂級的國產好屏,而國產屏幕廠商們也要繼續投入研發,爭取掌握更多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把產業鏈的核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樣就不用再看別人的「臉色」啦!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ed3fe68e9f096e5d2dfb6d






川公網安備510124020010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