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Emma Stoye
《自然》影像團隊精選,7 月震撼圖像一覽。
天空之眼

來源:Ricky Vigil/Getty
美國宇航局的詹姆斯 · 韋布太空望遠鏡已經公布了首批科學圖像,帶來了遙遠宇宙前所未有的視野。這些圖片捕捉到了數千個遙遠星系、新生恒星以及南環星云 —— 一個垂死恒星噴出的氣體塵埃構成的閃耀外殼。這些圖像已經向全世界播送,包括在倫敦皮卡迪利廣場(圖中所示)和紐約時代廣場的大屏幕上。韋布是有史以來發射到太空的最大望遠鏡,天文學家期待它將變革宇宙研究。
熒光魚

來源:Thomas Juhasz-Dora
研究圓鰭魚(Cyclopterus lumpus)的科學家發現,幼魚在紫外光下會出現霓虹色的綠光,這來自生物熒光現象 —— 生物吸收紫外光并以較低能波長重新發射出來,成為我們能看到的熒光。許多海洋生物身上都能觀察到生物熒光現象,還有許多哺乳動物也有此特點,如袋熊和跳兔。研究者認為,底棲的圓鰭魚使用它們的熒光在海洋深處交流。
災害熱浪

來源:Jon Super/Xinhua/eyevine
包括英國在內,歐洲部分地區經歷了破紀錄的 7 月高溫,局部地區超過 40°C 高溫。根據世界天氣歸因倡議組織氣候科學家的快速分析,人因氣候變化使得英國熱浪可能性增加了至少 10 倍。這張 7 月 19 日(該國史上最熱一天)的航拍照片,顯示了曼徹斯特附近一個部分干涸的水庫。如果異常干燥天氣持續,未來幾周這個國家將面臨干旱。

來源:Christopher Furlong/Getty
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部分地區爆發了野火,包括圖中的謝菲爾德 Shiregreen 地區。異常嚴重的持續野火在歐洲各國肆虐,從希臘到葡萄牙。
感覺細胞

來源:Sandeep Gupta/Butler lab/UCLA Broad Stem Cell Research Center
這些是感覺中間神經元 —— 一種脊髓中的神經細胞,幫助傳遞觸覺、疼痛和癢的感覺。使用小鼠干細胞,研究者開發出一種詳細方法,可在實驗室里生產各種類型的感覺中間神經元。如果這項工作可以轉化到人類干細胞,它可能會是開發基于干細胞的療法、恢復脊髓損傷患者知覺的一個進步。
眼皮底下

來源:Todd Pierson/Kennesaw State University
科學家描述了三種新的無肺螈:Desmognathus gvnigeusgwotli (圖中所示)、D. kanawha 和 D. mavrokoilius。它們發現于美國東部的阿巴拉契亞山脈,來自不同種群的這些蠑螈已經被研究了超過一個世紀,但一直被當作單個物種。基因測序顯示這些類群在演化上是不同的,研究者說它們在大小、外形和顏色圖案上也有細小但重要的差別。
快速學習者
來源:DLG MPI-IS。(本視頻無聲音)
研究者造了這個機器人(昵稱“ Morti ”)來探索動物如何學會走路。就像新生小鹿或馬駒一樣,Morti 最初的學步十分蹣跚,但機器人裝備了傳感器和計算機程序,使其能調整腿部運動、減少跌撞。這個四腿機器人“具有像動物一樣的反射,并且從錯誤中學習”,Felix Ruppert 說,他和 Alexander Badri-Spröwitz 在馬克斯 · 普朗克智能系統研究所一起制造了這個機器人。它只花了一個小時就學會了走路。
虹彩行星

來源:A. Lagain et al./Nat. Comm
這幅不尋常的火星多色圖,展示了火星表面 9000 萬個撞擊坑的分布情況,由科學家使用一個由過去火星任務數據訓練過的機器學習算法繪制出來。這些顏色代表了撞擊坑的大小、年齡和密度:例如,藍色區域是最年輕和最大的隕石坑。科學家們在調查一塊名叫“黑美人”的隕石來源時繪制了這張圖,這塊隕石 2011 年發現于撒哈拉沙漠。在至少 500 萬年前,一個小行星撞擊火星,把這塊石頭拋進了太空。研究團隊使用這一算法來縮小可能范圍,最終找到了這次撞擊的確切位置。研究人員認為,這個 10 公里寬的隕石坑(名叫 Karratha)可作為未來火星任務的重點。
冷凍儲藏

來源:Katherine A. Flock, Casie Pendexter, Korkut Uygun
一個大鼠肝臟被置于低溫保護性化學物質中,它來自一個尋找辦法延長捐贈器官保存期的研究項目。目前,器官可以冷藏,但不能冰凍,這使它們能在體外保存的時間限制在數小時。通過誘導大鼠肝臟進入“部分冷凍”狀態,研究者發現這個器官受到的冰凍損傷有限,并且在冷卻、進入 −10°C 存儲多達 5 天并解凍以后仍保有功能。
兩張臉

來源:Neil Hanna
X 射線分析了文森特 · 梵 · 高的一副畫作,在帆布背面發現了一副此前未知的藝術家自畫像。蘇格蘭愛丁堡國家美術館的藝術保護人員在檢查《農婦頭像》的時候發現了這幅幽靈般的畫作。這幅肖像被膠水和紙板覆蓋 —— 可能是在 20 世紀初的一次展覽之前涂上的。但鉛基顏料在 X 光下無所遁形。人們早已知道,梵 · 高為了省錢會重復使用畫布。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f4990e8e9f0909dc09faee






川公網安備510124020010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