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 5 歲以下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
25.7% 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
超過流感病毒位列第一
日前
" ‘童’呼吸,共守護——
2022 嬰幼兒下呼吸道疾病教育科普活動 "
線上舉行
多位重量級專家與網友互動
兒童鼻塞流涕 25.7% 因它而起!
" 我國 5 歲以下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46.9% 為病毒感染,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占比達到 25.7%,超過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和流感病毒。"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麻疹室主任張燕研究員介紹,大部長家長對呼吸道合胞病毒比較陌生,沒有在全社會引起足夠重視,因此開展相關科普宣傳非常緊迫。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傳染科主任曾玫教授介紹,患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后,初期表現為鼻塞、流涕、咳嗽、發熱和聲音嘶啞等類似感冒的癥狀。隨著病情進展,患兒可能發展為下呼吸道感染,出現喘息、呼吸急促、喂養困難和精神萎靡等癥狀。
嬰幼兒感染會有長期不良影響
對肺部處于關鍵發育期的嬰幼兒來說,合胞病毒感染可能還帶來長期不良影響。嬰兒期合胞病毒感染的患兒,出現哮喘的概率是健康嬰兒的 4 倍。早產兒、先心病、唐氏綜合征、免疫功能缺陷等患兒感染該病毒后臨床表現往往更重,出現呼吸系統后遺癥的幾率更高,肺功能受損的影響可持續十年以上。此外,該病毒傳染性強,還可能在特定人群中暴發,引起較嚴重的公共衛生事件。
尚無疫苗可以預防
中華預防醫學會副秘書長張伶俐介紹,呼吸道合胞病毒可經呼吸道飛沫或接觸污染的物體傳播,家庭成員或照護者都可將病毒傳染給嬰幼兒。實驗表明,該病毒可在污染的手、布、紙巾等多孔表面上存活約 1 小時,在玩具、鍵盤、門把手等無孔的物體表面存活長達 3 — 30 小時。
" 目前,呼吸道合胞病毒尚無疫苗可以預防,WHO 推薦嬰幼兒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季注射單劑單克隆抗體,通過被動免疫獲得保護效果。"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北京市兒科研究所感染與病毒研究室主任謝正德教授介紹,被動免疫指身體免疫系統被動地接受抗體,以獲得特異性免疫能力,這種保護起效快但維持時間短。從成本效果來看,疫苗是更好、更長效的選擇,但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注射長效單克隆抗體后,保護期可達 5 個月左右,對預防合胞病毒感染及重癥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f6f8f89e780bf92c001f60






川公網安備510124020010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