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華為和蘋果相繼召開秋季發布會,推出了自己的新款手機,這次最引人矚目的賣點就是 " 直連衛星 "。那么 " 智能手機衛星通信 " 這個新功能到底能否引爆市場呢?
手機直連衛星成熱點
9 月 6 日,在華為秋季發布會上,華為新款智能手機通過一款暢聯 App,可以在地面沒有網絡信號的情況下,通過北斗衛星將文字和位置信息向外發出。

9 月 8 日,蘋果緊隨其后發布新款智能手機,并且表示新款手機同樣支持衛星通信功能。

不光是這兩家手機廠商把直連衛星作為賣點,其他手機相關企業同樣如此。手機芯片制造商聯發科宣布已經完成全球首次 5G 非地面網絡,衛星手機網絡連線測試;吉利旗下星紀時代公司將推出全球首款直連低軌衛星的消費級手機。

9 月 13 日,我國成功將 " 中星 1E" 衛星發射升空。該衛星主要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話音、數據、廣播電視傳輸服務。據悉,我國首顆超百 GB 容量的高通量衛星中星 26 號將于 2023 年初發射,該衛星是我國第一顆系統設計和運營服務整體性能匹及國際水平的高通量衛星。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通信學院研究員何善寶表示,未來的衛星通信會出現更多的高通量通信衛星在軌的現象,同時也面臨著低軌通信衛星建設的高潮,所以將來會面臨高軌和低軌同時并進的狀態。
截至 8 月底,我國衛星通信相關企業 2.5 萬余家,其中,2022 年 1-8 月新增注冊相關企業 5540 余家,月平均增速達 39.1%。
衛星產業 " 加速跑 " 多地積極打造產業集群
隨著衛星商業用途的不斷開發,越來越多的衛星技術被應用到不同領域,各大企業也紛紛搶占賽道,一些城市也在積極打造自己的天空基地。
截至 2021 年底,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終端產品社會總保有量超過 10 億臺(套);2021 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到 4690 億元,較 2020 年增長約 16.3%。
如今,各地都在紛紛布局衛星產業,已建成了多個衛星產業基地,截至 8 月底,廣東擁有衛星相關企業 6100 余家;陜西擁有衛星相關企業 2300 余家;山東擁有衛星相關企業 1300 余家。
衛星頻頻升空 軌道 " 搶位戰 " 已打響
近年來,人類探索太空的熱情空前高漲,研究的新成果與新進展令人振奮。但是,太空軌道資源是寶貴的非再生資源,這也使得太空軌道資源的爭奪日趨激烈。

英國的通信網絡衛星公司 Oneweb 計劃 2022 年完成 650 顆低軌衛星的發射;美國互聯網企業亞馬遜斥資十億美元,計劃未來五年內發射 3236 顆低軌衛星。當地時間 9 月 10 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將 34 顆互聯網衛星和一顆商業通信衛星送入軌道。據悉,這是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今年的第 41 次發射。

東南大學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 巴特爾:地球近地軌道最多可容納大約 6 萬顆衛星,根據國際電信聯盟 ITU 規定,衛星頻率及軌道使用權采用 " 先登先占 " 的競爭方式獲取,衛星軌道和頻率已經成為稀缺的戰略資源,競爭將愈加激烈。

截至 4 月底,圍繞地球運行的衛星有 5465 顆,給未來的衛星發射任務帶來了挑戰。
來源:央視財經(ID:cctvyscj)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265ea39e780bf92c002543






川公網安備510124020010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