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8 日)是全國高血壓日,據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發布的《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 2021》顯示,我國高血壓患病人數約為 2.45 億。
我國約有 2.45 億人患高血壓

高血壓病是指人體的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時,對血管壁造成的壓力值持續高于正常的現象。
醫務人員提示,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 3 次診室血壓測量收縮壓(即高壓)≥140 mmHg ( 毫米汞柱 ) 或舒張壓(低壓)≥90 mmHg ( 毫米汞柱 ) 時即可確診為高血壓。家庭連續規范測量血壓 5-7 天,平均血壓 ≥135/85 mmHg ( 毫米汞柱 ) 可診斷為高血壓。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高血壓病區副主任 馬文君:測量血壓準確,首先要有一個合格的血壓計,我們建議用電子血壓計。在測量時要坐位休息至少 3 到 5 分鐘,另外要讓環境比較溫暖,因為寒冷會讓血壓升高,量血壓時不要說話、不要蹺二郎腿。如果喝了咖啡、吃飯、鍛煉以后,最好間隔 30 分鐘再去進行血壓測量。一般來說建議測量兩次血壓,如果兩次差別比較大,比如超過 5 毫米汞柱以上,就建議再加測一次取平均值,準確反映血壓。
" 沒癥狀 " 或是假象 高血壓并發癥常隱匿發生
作為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高血壓常被稱為無聲殺手,患病人群龐大,但很多人對于高血壓的重視程度卻遠遠不夠。
江蘇南京的盧先生一年前體檢時測出高壓高達 180。不過由于自己沒有出現任何不適癥狀,就沒在意,也沒服用降壓藥。直到今年去體檢,他的血壓飆升到了 200,趕忙到醫院就診。經過詳細的病史采集及相關檢查,盧先生在診斷中發現已經出現了腦梗。

早期高血壓可能并無癥狀,讓人誤以為影響并不大。但久而久之,高血壓對人體的重要器官如心臟、腦、腎臟等將造成嚴重影響。專家告訴記者,沒有癥狀不代表沒有患有高血壓,也不代表沒有高血壓的危險因素。

日常生活中,一些人認為高血壓是老年人的事情,離年輕人還很遠。事實上,在我國 18 歲到 34 歲的青年人群中,高血壓患病率超過 10%。但青年高血壓人群的認知相對不足,重視程度遠遠不夠。
醫生分析,高血壓 " 年輕化 " 還與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有關。

北京安貞醫院冠心病中心一病區主任 宋現濤:包括暴飲暴食、吃得偏咸,吃油比較多會導致肥胖,肥胖也會引起高血壓。運動比較少的話,也對血壓不好,現在年輕人熬夜比較多,也會導致血壓紊亂。
高血壓常見誤區要警惕
如果不想血壓 " 高高在上 ",關于高血壓的常見誤區需要了解一下。
誤區一:降壓藥越貴越好
誤區二:迷信土偏方、保健品治高血壓
誤區三:血壓高時吃藥 血壓正常就停藥
誤區四:血壓高了降得越快越好 越低越好
誤區五:擔心降壓藥會有副作用 不吃藥或少吃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427c2b9e780bf92c002866






川公網安備510124020010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