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一個小時,品味一部電影。是我閱片生涯濃墨重彩的一筆:徒手掰飛機;

屁股蛋呲血;

直升機掃射;

這特效設(shè)計,這鏡頭語言,這剪輯節(jié)奏,我就是一整個愣住。先別急著笑。你知道他們有多努力嗎?!!絕對不是在陰陽怪氣。做五毛特效,因為他們真的只有五毛。關(guān)鍵詞:貧民窟,動作片。一部電影成本不足千元人民幣,這群人在烏干達掀起電影浪潮。

昨天烏干達,世界上最不發(fā)達的國家之一。位于非洲東部,橫跨赤道,工業(yè)落后。存在感不算強,直到出了個暴君,總統(tǒng)伊迪 · 阿明 · 達達。據(jù)傳,阿明統(tǒng)治期間,共有 30 萬人慘遭處決,尸體曾堵塞尼羅河,他還肢解妻子活吃人肉,給英國女王寫信要聞她的小內(nèi)內(nèi) .....STOP!

阿明本人阿明政權(quán)被推翻后,烏干達幾經(jīng)動亂。如此環(huán)境下卻未澆滅他對電影的探索——導演艾薩克 · 納布瓦納(全名 Isaac Nabwana),我們暫且叫他老艾。美國有好萊塢,印度有寶萊塢,烏干達有瓦卡萊塢。首都坎帕拉邊緣的貧民窟,房屋低矮,臭水溝流經(jīng)。幾間磚房組建了影視城瓦卡萊塢。紅門白漆,是老艾做的公司 logo。

相鄰兩間屋,一間是家,一間是工作室。工作室雖小,五臟俱全。回收舊品組裝的電腦,間隔兩米可操控的鍵盤,是老艾用來剪輯的家伙什。因為設(shè)備帶不動,常常剪完一部就需要出去接著回收 ......

而且老艾自己也沒有影片原始素材,因為內(nèi)存不夠。剪完一部,就得刪一部。當然并不總是這么慘,畢竟道具可以無限循環(huán)利用。道具室,師傅正在忙著制造武器,呲啦火星帶閃電。

瞧瞧這用來發(fā)射火箭炮的巴祖卡。全手工打磨,完美契合人體比例。

瞧瞧這仿《第一滴血》中的 M60 重機槍。木頭子彈是點睛之筆,形神兼?zhèn)淇梢哉f。


《第一滴血》海報接下來介紹重磅道具——加特林機槍。板機是個加速器,把手是從摩托車上拆下來,網(wǎng)子是從話筒上拆下來。人類想象力的極致呈現(xiàn)。自重不必說,沒點肌肉甭想架起來,本身就是對演員身材管理的考驗。

但瓦卡萊塢最引以為傲的道具不是加特林機槍。而是架飛機。雖然已經(jīng)銹跡斑斑,卻承載著老艾野心的重量。

在過去十多年間。老艾和他的團隊,一共拍攝了近 50 部電影,堪稱高產(chǎn)。題材涉獵廣泛,戰(zhàn)爭、犯罪、警匪、玄幻,甚至僵尸,有時界限并不清晰,但是核心始終就倆字:動作。

瓦卡萊塢部分電影海報今天老艾喜歡李小龍,喜歡《龍爭虎斗》。他集結(jié)村里人跟他一起拍動作電影。

《龍爭虎斗》劇照拍攝過程中沒有劇本,堪稱烏干達王家衛(wèi)。雖然是因為演員們識字率不高,沒法看劇本,老艾心里構(gòu)建個思路,便讓演員自由發(fā)揮。由于瓦卡萊塢只有一臺二手攝像機。為了多角度剪切,只能多拍攝幾遍。

導演都愛 " 保一條 " 就是了。野生演員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訓練,但有扎實的生活經(jīng)驗。像這位老弟,以前是小混混,睡在水溝里。他就說自己演混蛋小菜一碟。

防護措施簡陋,受傷在所難免。為了模擬出血效果,他們用避孕套裝牛血。將刀片藏在里面,拴上細線,等用時就拉線使刀片劃開避孕套。但也有演員因此破傷風。

后來他們使用色素調(diào)配成血包。就像是他們自稱的那樣,這里是電影誕生的地方。所有的一切要靠自己摸索。所有的難題要自己找答案。有時,上一秒卡啦 OK 的話筒,下一秒就握在了播報記者手里。


場景也捉襟見肘。片里眾人聚餐的地方應(yīng)該是村里最好的飯店。

但,演員的演技在補足缺憾。這情真意切的疼痛感表現(xiàn),簡直拳打小鮮肉腳踢資源咖。而且演員還不需要片酬甚至是供餐,自己會從家里帶飯。這才叫為愛發(fā)電,為藝術(shù)獻身。

老艾也不會糊弄事兒。近遠景蒙太奇,快慢鏡頭編排,BGM 適時搞氛圍,應(yīng)有盡有。甚至有的地方讓我震驚:這是怎么做到的?好真 ......

老艾將素材剪輯完成后,會刻錄成盤。演員開始路演宣傳。他們穿上角色的衣服,走街串巷,吆喝叫賣,實打?qū)嵶叩娜罕娐肪€。

2012 年,老艾將影片《誰殺死了阿歷克謝隊長(Who Killed Captain Alex?)》上傳到 Yotube。火了。百萬級播放量,IMDB 評分 7.9,豆瓣評分 8.1。

許多人將目光投向這個貧民窟的電影城。老艾以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歡迎大家的關(guān)注。并開展了一個活動:即使來不了烏干達,如果你想 " 死 " 在電影里,你可以把自己被 " 打死 " 的視頻發(fā)過去,就能參演這部電影。更早版的" 這背景也太假了吧 "。" 犧牲 " 在電影里的演員名單占了一面墻,他們來自世界各地。

老艾還受到邀請參加國際電影節(jié)。明天1979 年,阿明下臺后,戰(zhàn)爭緊接而來。普通人繼續(xù)遭受苦難。晚上會有人闖進家門,搶走錢財,甚至擄走平民百姓。老艾曾見過阿明,年少時又四處逃亡。路過影院,他就會駐足。直到 30 歲,才得以拿出全部積蓄學會攝影與特效。剪輯則是完全自學。

烏干達人平均壽命只有五十多歲,老艾開始拍電影時已進入人生后半程。現(xiàn)在他是村里年齡最大的人,大小矛盾需要他調(diào)停,各樣事務(wù)請他做主。大家敬重他。他也為烏干達人拍電影。閱片經(jīng)歷塑造了他的藝術(shù)觀,尚格 · 云頓、李小龍、查克 · 諾瑞斯,是他偏愛的硬漢。血腥武打、美人蛇蝎,有人叫他烏干達昆汀分汀。


也有人質(zhì)疑他在宣揚暴力。老艾說這是孩子們可以接受的。因為現(xiàn)實往往比電影更加殘酷。在瓦卡萊塢,有位老師帶著孩子們練習中國功夫。仔細看,這不正是五步拳。

在瓦卡萊塢,有對電影最原始飽滿的赤誠。演員說:" 受傷沒什么,我享受自己的事業(yè)。"

道具師說:" 我自己能做出來,因為我喜歡。"

老艾說:" 我對自己的事業(yè)充滿熱情,如果此刻我想做,我就會去做。"" 能被整個世界認識是一個非常大的成就。"

老艾對未來充滿希望。他認為自己不是第一個烏干達導演,也不會是最后一個。在孩子們的身上,有電影的可能。


人類需要電影,電影需要人類。無倫你是否兩手空空,一無所有。請攥住它,它便回擁你。看更多精彩影評點擊下方名片關(guān)注2022/09/29 監(jiān)制:探長 Supervisor: Tanzhang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351ab37f780b2717000004






川公網(wǎng)安備510124020010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