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文摘出品
作者:Caleb
在比賽中讓對手受傷,聽上去好像是什么下三濫的規則擦邊球。
但如果這真的是一次事故呢?
或者說,如果這是機器人引起的呢?
上周,在莫斯科舉行的莫斯科國際象棋公開賽上,一名 7 歲的國際象棋棋手就被機器人折斷了手指。

可以看到,這位小棋手在棋盤上移動了一個棋子,隨后機械手臂抓住了選手的食指,用力捏住手指。
盡管周圍的人迅速圍上來幫忙,但據了解,這位選手的手指已經被診斷為骨折,現在已經打上了石膏繼續比賽。他的父母正在正在聯系當地檢察官辦公室準備提出指控。
莫斯科國際象棋聯合會主席謝爾蓋 · 拉扎列夫評論道對此表示," 機器人折斷了孩子手指這件事確實很糟糕。我們雇用了這個機器人,它在很多地方的專家那里都使用了很長一段時間。但顯然,運營商忽略了一點。孩子移動棋子后,機器人必須有時間做出反應,但男孩顯得很匆忙,于是被機械臂抓住了手指。國際象棋聯合會和這個機器人沒有任何關系。"
15 年來的第一次事故,只是 " 巧合 " 嗎?
據了解,這位 7 歲的國際象棋選手名叫 Christopher,他是莫斯科最強的 30 名 9 歲以下的國際象棋選手之一。
據了解在事發當天,這個 AI 機器人在與 Christopher 比賽前已經進行了三場比賽。對此俄媒的報道顯得比較隱晦,他們懷疑在事件之后 " 是否會讓機器人沉睡 "(whether the robot will be put to sleep)。
莫斯科國際象棋聯合會的一名代表謝爾蓋 · 斯馬金表示,這只是一次 " 巧合 ",他強調到,這個 AI 機器人是 " 絕對安全 " 的。
" 這個機器人很獨特,它曾經在許多地方比賽過,那里有更多的人。現在發生了事故,這是15 年來的第一次這樣的巧合,盡管這十分奇怪,但顯然,仍然需要警告孩子們 "," 這個 AI 機器人有一位非常有才華的發明家,但現在看來,這可能需要安裝額外的保護系統"。

國際象棋機器人傷害兒童選手這件事,也在網上掀起了一番討論。
有網友就表示,對于國際象棋聯合在發生在這樣的事件后還 " 把責任推卸給孩子們 " 一事表示震驚,并認為 " 這種高度工業化的機器人本不應該放置在孩子身邊操作。它們的力傳感器不夠敏感,無法在造成嚴重傷害之前停下來。如果速度足夠快,它們絕對可以殺死你 "。

也有機器學習從業人員對此感嘆道,和特斯拉不斷的車禍一樣,人工智能安全不可避免地會談及 AGI,但 " 殺死我們的可能并不在于此,而是目前的機器學習系統不能處理 OOD 數據"。

機器人傷人事件屢見不鮮
機器人傷人這件事此前就已經有發生。
1978 年 9 月 6 日,日本廣島一家工廠的切割機器人在切鋼板時,突然發生異常,將一名值班工人當作鋼板操作。這是世界上第一宗機器人傷人事件。
1979 年 1 月 25 日,年僅 25 歲的美國福特工廠裝配線工人 Robert Williams,在密歇根州的福特鑄造廠被工業機器人手臂擊中身亡。這是迄今為止第一例有據可查的工業機器人殺死人類的案件。
1982 年 5 月,日本山梨縣閥門加工廠的一名工人在調整停工狀態的螺紋加工機器人時,機器人突然啟動,抱住工人旋轉起來,釀成悲劇。
1999 年,一名肉食品加工廠的工人因為誤操作啟動機器人而被卷入傳送帶,結果不幸身亡。
2001 年,一名汽車廠工人在進入機器人防護籠進行清潔工作時,被機器人扼住喉嚨壓迫在滾輪下,最終窒息身亡,
2015 年 7 月,一臺突然啟動的機器人擊中美國一汽車工廠裝配工頭部,并致其死亡。
2015 年,德國大眾汽車制造廠中一臺機器人突然 " 出手 " 擊中一位正在安裝和調制機器人的技術工人胸部,并將其碾壓在金屬板上。

而對于是否傷害人類這件事,機器人現在也可以自己決定了。
2016 年,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的研究人員造出了能自己決定是否 " 故意傷人 " 的機器人。
里本表示,這是 " 首個能自主并有意識地決定是否要違背阿西莫夫法則的機器人 ",他希望他的這個 " 哲學試驗 " 能引發更多有關人工智能的爭論。
他說到:" 對人工智能的最大隱憂就是它們會失控。很多技術領域的大公司都說會有辦法,但我認為還是未雨綢繆的話,否則就太晚了。"

正如里本所說,一方面機器人確實給我們帶來了不小的便利,但無法否認機器人對于人類的潛在威脅。
希望俄羅斯國際象棋機器人這件事也能像一次警鐘,讓 AI 從業者和使用者都能隨時保持一份謹慎,預防類似的事情再度發生。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dfa7128e9f094e721a271a






川公網安備510124020010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