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的 5G 建設成績斐然。截至 2022 年 6 月,我國建成 5G 基站 185.4 萬,占全球 5G 基站的 60% 以上;5G 用戶 4.55 億,占全球八成以上。
說來也尷尬,在 5G 蓬勃發展的當下,5G 網絡覆蓋越來越廣,用上 5G 手機和購買 5G 資費的人也越來越多,網絡的速率、連接和質量都提升到了嶄新的高度,可就是沒有令人驚艷的熱門級應用。專家也指出了這個問題。
日前,在世界 5G 大會的元宇宙論壇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軟件學院創始院長、貴州盛華職業學院創始人及院長孫偉發表了主題演講。

他指出,5G 目前面臨著巨大挑戰。5G 建設我國已經投入了上萬億元,全球第一;還要繼續投入上萬億元,繼續全球第一;華為等公司的 5G 技術和專利授權領先全球,全球第一。
但現在完全沒有 5G 應用。他認為,5G 應用應當定義為 4G 下無法平滑運營,必需 5G 帶寬服務的應用。
孫偉表示,4G 的推廣和普及主要依賴直播和短視頻這二個殺手級應用,這兩個 4G 殺手級應用所需的帶寬是以前的 2G/3G 無法支持的,因此用戶切換到 4G 觀看。
在他看來,5G 殺手級應用應當具有以下特征:
● 使用時需要 5G 網絡,4G 無法平滑運營;
● 具備新穎性、娛樂性,能夠驅使用戶切換到 5G;
● 一定是面向 C 端消費者,而不是工業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孫偉還在論壇上公開表示,運營商靠人為降低 4G 速率和帶寬逼迫用戶購買升級 5G 服務不是商業正路。
在 5G 商用之初,網上不斷有 "4G 降速 " 傳聞。
工信部曾對此回應,之前從未、將來也不會要求相關運營商降低或限制 4G 網絡速率。
工信部解釋稱,實際上,用戶 4G 網絡體驗速率受多種因素影響。
從技術角度看,4G 網絡屬于共享網絡,接入同一個基站的所有用戶共享該基站的帶寬資源,不存在單個用戶始獨占特定帶寬和速率的情況,用戶速率會在一個區間內波動。
從用戶數角度看,隨著 2G/3G 用戶加速向 4G 遷移,我國 4G 用戶數至 2020 年已近 13 億,占移動電話用戶的 80% 以上,尤其在演唱會、火車站等用戶密集區,可能存在用戶數過多造成暫時的體驗速率下降的情況。
從流量角度看,近年來視頻類業務快速發展,對網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同時運營商相繼推出了大流量套餐來吸引用戶,進一步釋放了用戶流量需求。
此外,網站訪問量過大造成阻塞、" 達量限速 " 套餐流量使用達到了限速閾值、個別地方網絡維護改造等原因也會在一定時間和范圍內影響用戶體驗速率。
近年來,針對 5G 的問題,大家的討論也非常多,特別是在費用和速度方面。
5G 的基本能力大家都知道,大寬帶、低時延、高速率等,這幾項特點也頻頻被宣傳,可大多數消費者表示 5G 網絡和 4G 網絡日常體驗相差不大,對 5G 感知不強(一定要說感知度比較高的大概就是 5G 套餐費用了吧)。
對此,今年 6 月,中國工程院鄔賀銓院士在科普欄目中解釋了這一原因:
①中國 5G 基站數量發展迅猛,但跟 4G 時代相比還有差距,沒有實現完全覆蓋,導致有時無法達到最高峰值,想要達到 4G 的水平,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② 5G 手機配套業務還不成熟,普及需要時間。簡單來說,就是目前手機上還沒有出現 " 短視頻 " 這種 4G 革命性的應用,甚至還沒有真正做到支持 4K、8K 這種超清視頻,更談不上去生成目前正火熱的 VR、AR、元宇宙等業務??梢哉f 5G 有這個能力,但暫無用武之地,我們還需要一段時間來發展。

此外,一直在等 5G 資費降價的小伙伴可能會失望了。
在今日的世界 5G 大會主論壇上,中國聯通董事長劉烈宏表示,5G 建網和運營成本剛性增長,流量資費不可能違規律持續大幅下降。劉烈宏強調,運營商會通過技術升級、提升運營管理效率等方式,為消費者提供更高品質、更高性價比的服務。

他還提到,目前國內一個月套餐比點外賣還便宜,平均資費是國外資費的一半,ARPU 值(每用戶平均收入)相當于美國的 18%。
很顯然,短期內運營商是不會進行明顯的降價了。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f37fdab15ec014944bc1a1






川公網安備510124020010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