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電影派 ,作者派爺
導演 : 余明生
編劇 : 九年
主演 : 曹駿 / 舒暢 / 焦恩俊 / 林湘萍 / 劉宇橋 / 劉曉慶 / 劉小鋒 / 樸詩妍 / 顏丹晨 / 謝寧 / 王衛國 / 陳創 / 丁健 / 洛葳 / 張志超 / 游本昌 / 田二喜 / 周潔 / 吳國華 / 汪永貴 / 李保成 / 趙書君 / 李健迅 / 朱亞英 / 劉潔 / 李佳藝 / 葉伊娜 / 馬麗清 / 楊斯 / 王文升 / 馬杰林 / 田學民 / 趙奇 / 宗峰巖 / 萬妮恩 / 羅光躍 / 李斗 / 唐穎 / 劉書興 / 史良 / 成蘇東 / 陸兵 / 王翔 / 姚長江 / 習先鋒 / 袁寒 / 申潔 / 鄧佳 / 郭曄 / 王佳渝 / 嘟嘟

今天,條姐來聊一部童年神劇。
你絕對看過,而且,只要看到歌詞就會不自覺哼唱起來。
天上下凡三圣母
生下沉香和爹住
沉香日夜哭著要尋母
哭著哭著要尋母 ……
沒錯。
《寶蓮燈》。

契機有兩個。
其一是,《新神榜 · 楊戩》上映后,口碑兩極分化。
從美術和視效維度看,它絕對是國產動畫的天花板。


可一談劇本,它就露怯了。
豆瓣高贊短評,代表了大眾心聲。
這種困境,該怎么化解?
其二是,如今的內娛,神仙題材的影視作品非常泛濫,但越來越不能看了。
這部 17 年前的經典,值得我們的創作者學習。
在新劇匱乏的當下,它也值得我們重溫。
先簡單分析一下《新神榜 · 楊戩》(下簡稱《楊戩》)口碑落敗的核心原因——
主角定位不清。
編劇野心挺大,想把中國民間傳說里兩位劈山救母的人,即楊戩與沉香,給勾連起來。
其做法是,化用了《仙劍奇俠傳》女媧后人的設定:楊家的后代,女人負責鎮山,男人負責劈山。

這一設定其實有些牽強。
很簡單,沉香劈山后,這種輪回如何延續?
還有,《楊戩》的高潮戲份,楊戩開了天眼,解決了天界神仙的阻撓,然后又讓沉香劈山。
問題就來了,關鍵動作分給了兩位主角,劇力一下分裂了,觀眾不知該向誰共情。


解決方式有兩種。
其一,是 1999 版《寶蓮燈》。
楊戩是反派,代表父權 / 天權,沉香劈山救母與反抗天權兩個動作合二為一。

其二,就是2005 版《寶蓮燈》,它的故事更加曲折,人物形象也更加立體。
來吧,跟著條姐的梳理,一起重溫童年記憶。
故事開場,沉香還處于叛逆期。
他知道自己有法力后,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向同學炫耀。

他生性懶散,上課走神,做事敷衍,人生準則是 "差不多就行"。

后來,當沉香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與母親悲慘的命運后,決定踏上救母之路。
而最大的阻礙,正是舅舅楊戩。

在沉香逃出村子的時候,楊戩是真的起過殺心的。

如果你看過《寶蓮燈》,自然知道后續的反轉——
沉香年輕氣盛,不知救母的背后是與整個天庭作對。
楊戩阻止,實際上是保護。
而當楊戩看出沉香的決心與急智后,心生一計:錘煉沉香,讓他成長為可以改變天條之人。
他的舉動是,忍辱負重,充當反派,做盡惡事,以不斷激發沉香的斗志。
所以,楊戩與沉香的每一次打斗,實際上也是傳道授業。
一定是練功的時候總是差不多差不多,到了關鍵時候總差一點。


劇中,沉香的人生導師還有孫悟空、豬八戒、牛魔王、太上老君。
孫悟空暗自教沉香法術。
太上老君(重溫時才發現扮演者是游本昌先生)則是激發沉香的心智。
你的決心、信心、耐心呢?
你吃了我那么多仙丹,卻不知道它們真正的妙用。

從類型上看,《寶蓮燈》是一部勵志劇。
沉香一路披荊斬棘,習武煉心,擁有了可以與三界第一俊美戰神楊戩對抗的實力。
但這還不夠。
在最后三集,沉香為了拿到開天神斧,又經歷了三重考驗。
第一重,雪神。
雪神設下的挑戰是讓沉香融化洞穴中的冰雪。
還有深層的道德困境:為了救母親而牽扯眾神入局。
那么,是三界眾生重要,還是母親重要?

沉香聽到如此叩問,第一反應是讓禁不住寒冷的丁香與八太子離開。
但在下意識的擁抱取暖時,他破了題。

到了這里,沉香擊敗了冷漠,擁有了博愛之心,他體內的仙丹也真正發揮了效用。
第二重,權神。
這一關考驗的是欲望。
沉香只要愿意坐上寶座,便有機會取代玉皇大帝,一統三界。
救出母親就是順帶的事了。
此處,有頗為諷刺的一筆。
玉皇大帝慌了:" 菩薩,要不咱不賭了,不就是修改天條、釋放三圣母嘛,好商量。"

沉香意志堅定,克服了誘惑。
第三重,死神。
這一關最艱難,挑戰是:人間某處有瘟疫,每天要死上百人,只有沉香的血才能救眾人。
救母親與救眾生,只能選其一。

因為這份犧牲精神,沉香擁有了三界眾生的力量。

經歷了重重考驗,沉香拿到了開天神斧,并借助寶蓮燈的神力,劈開了華山,見到了母親。
我們可以發現。
在《寶蓮燈》里,不管是戲份上,還是戲劇意義,主角始終是沉香。
故事的落點,也都放在了他的身上。
而楊戩則是最強輔助。
這樣的情節編排,非常值得《楊戩》主創學習。
刷劇時,派爺看到了這樣一條彈幕,深有感觸。
接著這個感慨,我們可以進一步引申:
神仙題材的劇該怎么拍?
愛情戲該怎么處理?
必須要說明的是,任何題材的作品跟愛情元素都絕不沖突。
《寶蓮燈》尤其如此,因為它的故事起點就是愛情。
三圣母下凡,愛上劉彥昌,她因動了凡心而觸犯了天條。

楊戩作為司法天神,動用 " 私刑 ",把妹妹壓在了華山,并對王母娘娘隱瞞了實情。
而他這么做,原因很復雜。
一是出于保護。
二是出于自保、嫉妒。
他羨慕三圣母對愛情的奮不顧身,而自己沒有反抗天條的魄力,更缺乏放棄手中職權的勇氣。
此處,也寫出了楊戩忍辱負重背后,自私與犬儒的一面。

楊戩一直心有所屬,他癡戀著嫦娥,卻從來不敢有所表示。
又因為他的行事作風,嫦娥從未正眼瞧過他一眼。

劇中如何表現這種疏離而深厚的愛情?
試探性的接觸、孤獨的注視。

嫦娥在得知真相后的驚詫、動容。

沉香這邊的感情更為復雜。
到現在為止,還有 " 沉香是不是渣男 " 與 " 沉香愛丁香,還是愛小玉 " 的爭論。
條姐的感受是:
不是。
愛小玉。
沉香在面對感情時從未優柔寡斷過,他從未對丁香有過示好的舉動,答應結婚也是出于無奈。
自始至終,他都傾心于小玉。

而如果以現有的評價規則看,丁香無疑是 " 綠茶婊 "。
不過,條姐并不想以這種標簽式的方法給予評判。
來看這份多角戀的歸宿。
丁香的身體化作一股游魂,融入神斧中,讓沉香擁有了劈山神器。

而小玉,則化為了寶蓮燈的燈芯,助沉香完成了 " 人燈合一 ",發掘體內所有潛力。

在《寶蓮燈》里,幾乎每個正面角色都有著非常可貴的犧牲精神。
在這樣的神話世界中,愛情元素亦超脫于你儂我儂的甜膩與俗套,從而擁有了直擊人心的情感能量。
當然,《寶蓮燈》不是沒有缺點。
這部劇的特效,有時簡陋粗糙。
比如哮天犬的飛行,不明狀況的還以為打開了炫酷卡通。

而很多喜劇橋段,也流于低幼。
你能想象王母娘娘會在天庭這么發號施令嗎?
鴨子!不許拉屎!

不過,從劇本主線、人物魅力看,這部《寶蓮燈》足以吊打當下內娛盛產的古裝神話影視作品。
這部劇戰績驚人。
它創造過收視奇跡。
平均收視率 5.4%,單集最高收視 9.1%。
什么概念?
近十年最強爆款劇《人民的名義》,平均收視率只有 3.6%。
還拿下過 " 亞洲電視大獎 " 最佳長篇電視劇獎。
除了劇本,也離不開整個劇組的集體努力。
在當時,劇組選角非常慎重,資本滲透還沒那么嚴重。
比如,曹駿一開始定的是演哪吒一角。
在和舒暢試了一段沉香與小玉的戲后,劇組才決定更換。

那時候的動作戲非常講究。
整部戲拍了四個月,曹駿有 800 — 1000 場戲,經常要吊威亞。

再比如,陳創演繹哮天犬,也非常深入人心。
甚至當他參加節目時,會有彈幕說 " 這是替身吧,它本體是狗。"

觀眾不知道的是,哮天犬的那層 " 外皮 " 是連體服,但材質不佳,遇熱則熱、遇冷則冷。
他在演戲時,為了不耽誤進度,光著身體穿,還要少喝水。

如今,還有這樣的創作環境,與創作態度嗎?
當下的神仙題材作品,陷入到了困境之中。
比如《楊戩》,是能力撐不起野心。
更糟糕的是批量生產的仙俠劇,幾乎全是套路復刻。
用四海八荒、三世輪回來打造愛情史詩的幻覺,可掰開了、揉碎了,故事核心不就是先甜后虐的 " 神仙 " 愛情。
神仙,就不能有點正事干。
當派爺看到《蒼蘭訣》這種在劇本、拍攝上有新意的劇,就忍不住安利。
同時,也不得不感嘆一句。
我們能看的,只有這些了嗎?
畢竟,在十幾年前。
我們有過《寶蓮燈》,也有過《仙劍奇俠傳》。

圖片來源網絡
責任編輯:小何同學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280ed1b15ec0494811110b






川公網安備510124020010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