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大勢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于是,在互聯網下半場,黑馬有幸見證了 " 活久見 " 系列——騰訊擁抱了阿里。
咱就是說,繼支付寶新增微信轉賬功能后,騰訊與阿里之間的粉紅泡泡就沒斷過。
這不,沒幾天過后,微信又上線了名為" 天貓超市小鐺家 "的小程序。

雖然目前該小程序上僅靜態展示介紹" 貓超卡 " 和 " 超值換購 "業務詳情,承擔品牌宣傳,尚未開放購物等功能。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可是阿里淘系電商流量人生中首次牽手騰訊。以 " 天貓 " 品牌命名,點開即見天貓標志。
一度讓黑馬恍惚:穿越了吧?

畢竟從 2015 年開始,兩家就默契地形成了 " 你不認識我,我不認識你 " 的陌生局面。
在騰訊和阿里爭斗得最為巔峰的時機,曾一度在淘寶上找不到微信的客接口,在微信里發不了淘寶的鏈接。
屏蔽,成了雙方共有的武器和盾牌。
誰也不讓誰分走一點流量,成了大廠們暗自遵循的鐵律。其中,包括后來加入混戰的拼多多、抖音、B 站,無一例外。
長此以往,就連用戶們也習慣默認了大廠之間固守孤島,老死不相往來,各自圈地為王的行為模式。
不論是騰訊,還是阿里,都成了用戶不能在對方地盤提的禁詞。

圖片源自財經十一人
然而,有一天,地主家也沒有流量了。
流量焦慮一波接一波地沖擊著大廠們。
市場疲軟、用戶流失、增速下降、內容同質、創新低下……諸多問題鋪天蓋地般襲來。
此外,加之去年開始,工信部的監管要求:即時通信軟件 " 外鏈展示和訪問形式應保持一致 "、" 在應用內以頁面的形式直接打開 "。
至此,解除屏蔽,破拆城墻,成了大廠們沒有辦法的辦法。大家果斷選擇抱團取暖,互聯互通,流量借勢,也變得不咋稀奇了。

即使這一次,還沒有消息證實," 天貓超市小鐺家 " 小程序將會在何時正式啟用,后續會涉及哪些具體功能。
但大家都已經心知肚明,這種小型合作只會越來越常態化,且變得頻繁。騰迅系和阿里系間的合作,只會從淺到深。
所以,不要再奇怪,兩家之間,那些允許開個對方的支付渠道,走個互通轉賬流程,建個小程序等一系列的破冰嘗試。
除了騰訊和阿里兩家老對手,百度、京東、抖音……都快把自己玩成麻花了。

圖片源自設長
舉個栗子,百度,早和順豐、攜程、美團把酒言歡,達成了部分戰略合作。京東也是,它和抖音、快手、騰訊早在淘寶前面開啟了 " 聯誼會 "。
怎么說呢,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在可開辟的新鮮流量口上,什么恩恩怨怨全都可以隨風飄散。越是 BAT 一類的大廠,越是看得清楚這條道。
總之,隨著互聯網大陸的運動變化,黑馬堅信,孤島連接指日可待,互聯網生態前途光明。大廠們走向合作共贏,互聯互通,不過是遲早的事情罷了。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5644fd8e9f0939453c79dd






川公網安備510124020010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