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斑馬消費,作者 | 任建新
小米概念一時爽,概念褪去火葬場。
智能平衡車、滑板車企業九號公司,創業早期拿到小米和順為的投資,依靠小米快速做大,并于 2020 年成功登陸科創板,受到市場的熱捧。
但是,今年以來,公司與小米的合作呈斷崖式下滑,直接導致增長陷入瓶頸。與此同時,小米、順為、紅杉等機構股東,持續大筆減持,九號公司股價跌入低谷。
增長停滯
一路狂飆的九號公司,在今年突然踩了一腳急剎車。
九號公司成立于 2014 年,早期主要從事智能電動平衡車和滑板車的開發,其后,業務范圍逐漸拓展至智能兩輪車、全地形車以及服務機器人等領域。公司創立之初,就小米、順為、紅杉等一眾明星投資人的青睞。
前些年,國內外掀起和一股平衡車和滑板車的消費風潮,與此同時,國內電動自行車新國標的實施帶來換車潮,都給九號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會。在此期間,公司規模和業績迅猛增長,并于 2020 年 10 月,成功在科創板掛牌上市。
2016 年 -2021 年,公司營業收入從 11.53 億元增至 91.46 億元,歸母凈利潤在 2020 年首次轉正,2021 年即同比增長 458.84% 至 4.11 億元。
進入 2022 年,公司高速增長的態勢不再。Q2 營業收入甚至出現了負增長,直接導致半年度營業收入僅微增 2.16%。盡管公司在第三季度奮力追趕,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也僅分別增長 5.97% 和 1.37%。
在半年報中公司披露,期內自主品牌銷售收入 26.33 億元,同比增長 43.41%。其中,電動兩輪車銷量 30.7 萬臺,收入 9.3 億元,同比增長 81%;全地形車銷量 8627 臺,收入 3.7 億元,同比增長 172%;自主品牌零售滑板車銷量 47.8 萬臺,收入 9.8 億元,同比增長 14%。ToB 產品銷售收入 14.55 億元,同比增長 33.66%。
從以上數據來看,公司的總體經營情況似乎還不錯,為何增長幾乎停滯?
公司解釋稱,二季度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中國及亞太地區的電動滑板車和電動兩輪車的出貨量受到了限制。
最核心的原因在于,今年前 6 個月,小米定制產品分銷收入同比下降 59.18% 至 7.32 億元,對公司整體收入造成了較大影響。
小米走了
在 2020 年的招股書中,九號公司通過大量的篇幅,從產品采購、生產、銷售以及知識產權等諸多方面,解釋自己與小米的關系,最終得出結論,公司并非小米集團定義的典型生態鏈企業。
但是,九號公司在發展過程中,的確得到了小米的強力扶持,說它是依靠小米長大的也不為過。
公司創立之初,就拿到了小米以及其關聯方順為資本的投資。同時,雙方在產品的開發和銷售上達成了深度合作。
米家品牌的智能滑板車等產品,由九號公司定制生產,并通過小米的渠道進行銷售。2016 年底,公司與小米協作,推出第一款智能電動滑板車 " 米家電動滑板車 "。
雙方并非常規的生產和銷售的關系,而是采取利潤分成的方式。九號公司為米家定制的產品,以成本價銷售給小米,小米將產品賣出去之后,產生的利潤,由兩家公司五五分成。
小米一直是九號公司的第一大客戶。2017 年 -2019 年,分別為九號公司貢獻收入 10.19 億元、24.34 億元和 24.0 億元,分別占比公司總收入的 73.76%、57.31% 和 52.33%。
九號公司很清楚,對小米的重度依賴,對自身的長期發展不利。因此,極力拓展第三方渠道,降低對小米關聯銷售的占比。即便如此,2020 年和 2021 年,公司對小米的收入仍達到 27.56 億元和 29.53 億元,收入占比分別為 45.91% 和 32.29%。
今年,小米突然大幅削減與九號公司的合作金額,到底發生了什么?外界不得而知。
機構逃離
飆升的業績和小米概念的加持,讓九號公司上市之初,股價一路飆升,并于 2021 年 1 月 27 日,摸到了 112.70 元 / 股的高點,較上市首日 38.50 元 / 股的收盤價,上漲近兩倍。不過,之后公司股價就邁入了漫長的陰跌路。特別是 2022 年 10 月 25 日,公司披露三季報的當天,股價跌幅接近 20%。10 月 26 日,公司股價再跌 3.09%,收于 34.45 元 / 股。
九號公司股價持續下跌的原因,除了增長不及預期之外,還有機構股東的不斷減持。
九號公司無控股股東,由高祿峰和王野通過 B 類股實施控制。
公司上市后,紅杉資本旗下 Sequoia 為第一大股東,持股 15.12%;小米旗下 People Better 及其關聯方 Shunwei 并列第二大股東,分別持股 9.82%。
去年 10 月底,九號公司機構股東所持存托憑證解除限售上市流通,減持通道開啟。
當年 11 月 4 日,Sequoia、People Better 和 Shunwei,即通過詢價方式,以 57.00 元 / 份存托憑證,分別轉讓 630 萬、408.5 萬和 408.5 萬份存托憑證,分別套現 3.59 億元、2.33 億元和 2.33 億元。
首次轉讓牛刀小試,更大的減持潮洶涌而來。
據九號公司在今年 6 月披露的數據,2021 年 11 月 18 日 -2022 年 6 月 5 日,Sequoia 通過大宗交易、集中競價交易,以 32.37-62.25 元 / 份,減持 2860.28 萬份存托憑證,合計套現 14.27 億元;同期,People Better 以 35.01-69.56 元,減持 1726.99 萬份,套現 9.65 億元。
Shunwei 減持動作更加迅速,2022 年 5 月 12 日即完成了減持計劃,以 34.01-69.60 元減持 2114.07 萬份存托憑證,套現 11.80 億元。
今年 6 月 21 日,以上三家機構,已披露了新的減持計劃,減持將更加兇猛。
九號公司頂得住嗎?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5a47928e9f090d0153f509






川公網安備51012402001058號